1

門診開張

Posted by 民醫晚安 on 晚上8:55 in


家醫科是門診科,門診的訓練自然是最重要的一環。而我也在開始上班不久後,開啟了個人第一次健檢門診。

其實健檢門診的診療內容並不難 ,跟病人問一問過去簡單的病史和生活習慣,做一做簡單的理學檢查,開一開檢查單和抽血單,結束。但是困難的部份反而是那些比較非醫學的部份,就像身份的認定。不同的身份,所要做的檢查也不盡相同。例如,一個病人走進來,你先要搞清楚他是來做甚麼樣的體檢的,他是老人嗎?是65歲以上還是70歲以上?是台中市民還是外縣市?是榮民還是公務員退休?如果他不是老人,他是要做40歲以上的成人健檢,還是公司要求的勞工體檢,本院新進員工的職工體檢,甚至是國外學校規定的體檢證明?如果是外籍朋友就更複雜了,他是來當老師還是勞工,或是外籍媽媽申請居留......在很短的時間內,必須要很快的了解客人的來意,然後在電腦上找到相應的身份與檢查,符合每個人的需求,我想才是健檢門診的挑戰所在。

當然,會來看健檢門診的還是以老人為最大宗,我也最喜歡看他們。老伯伯老太太們總是特別的親切,臉上掛滿了笑容,一進門就會先跟你說: "朱醫師好~~"甚至有一個伯伯跟我說:" 檢查這麼多次,就是你檢查的特別詳細。" 讓我覺得很不好意思。其實我真的沒做甚麼,但是也許只是一句噓寒問暖的話,一個拍拍伯伯肩膀的小動作,甚至只是一個點頭一個笑容,也許就能讓爺爺奶奶在候診室等了很久之後,覺得他們的等待是值得的。

有時候不禁會想,來健檢的人究竟是病人呢,還是客人呢?欣賞的總醫師學姐總是不斷的以客人客人稱呼他們,讓剛進入這個圈子的我感到很不習慣。當然,走進健檢門診的民眾,絕大部份都是健康的,以客人來稱呼似乎也不為過,不過我還是覺得......。前幾天跟Jerry聊msn,告訴他我開始上班了,他說的好:" It's time to help those in need." 是阿,也許會走進任何一個門診診間的人,不是病人也不是客人,只是,一個個需要幫助,需要關懷,需要傾聽的人。

就跟我們自身一樣。

門診結束,跟一直在身後幫忙我的資深護士大姐好好地道了個謝,說要不是有她我早就被釘死在診間裡,不料她卻說:" 不會阿!我覺得你表現的不錯阿!XD"

不論大姐是真心還是客氣,我想我的人生第一次門診應該算是過關了吧!

Copyright © 2009 Médecin sur le voyage All rights reserved. Theme by Laptop Geek. | Bloggerized by FalconHive.